欢迎访问长城小站!!          您当前的位置:长城专题-〉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探寻灵丘内长城-----高凤山www.pxg.cn
平型关 于2009-08-05 10:44:42发表于长城小站

早在1984年,秦皇岛市华夏子(董耀会、吴德玉、张元华三人的笔名)对灵丘县内长城做过实地考察,并在《明长城考实》中作了较为详细的记述。此后,太原、北京、大同等地的长城专家也先后到灵丘考察过。近几年有关灵丘长城的文章,大都是引用华夏子的考察成果。
2008年夏秋之际,笔者在灵丘县三晋文化研究会有关同志的陪同下,先后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对灵丘的明代内长城遗址进行了全面地实地考察,基本上摸清了灵丘内长城的走向及建筑物遗存情况。
这次考察发现了一批未被长城专家和各级文物部门掌握的长城遗址以及有关专著、文章对灵丘内长城记述上的错误。
据实地调查,灵丘内长城分布于上寨、下关、独峪、白崖台4个乡镇。其基本走向是:东从涞源县七亩地进入灵丘县境,沿板屋东南山岭向西南延伸,过荞麦茬、狼牙山、狼牙口、龙须台,向西过大石头东台岭,折向南经檀山岭、铜碌崖、木佛台,过铁角山、潘浦以西进入河北阜平磨子口、吴王口,再向北进入灵丘县花塔、牛帮口,经镢柄山进入繁峙县境,又从三岭沿两县界山向北经灵丘县白崖台乡东长城村的北柳树、大阳坡西山过关岭至平型关,转西北东跑池杏洼梁、上铺西至灵丘、繁峙、浑源三县交界处的团城口。
内长城灵丘段长约220华里,遗存敌楼50座、墩台12座、烽火台19座(含平型关长城东侧通灵丘城的10座)、敌楼匾额14方、阅边碑4通、关门3座、瓮城2座、地窑2座,遗存城墙30段约40华里。
按长城位置走向,灵丘内长城大致分东、南、西3大段。
东段(一) 荞麦茬空心敌楼5座,而非4座
长城东从涞源七亩地进入灵丘荞麦茬村板屋(自然村),石砌城墙沿西南走向的山脊过大东洼主峰,在荞麦茬村东南凹形山梁上分布着5座砖砌空心敌楼。在夏季一片翠绿的山岭上,蜿蜒起伏的白色石砌城墙点缀着一串灰色的砖砌敌楼,十分壮观。
从东往西,敌楼编号分别为“插字”47号、48号、49号、50号、51号(此段长城华夏子编著《明长城考实》记载敌楼4座,漏记51号台)。这5座敌楼由长约3华里、残高2至3米、宽2米左右的石砌城墙连接。49号台在48号台与50号台中间偏北的一条约30米长的城墙支线末端,其余4座在自东而西的一条线上。
敌台楼体呈正四方形,高、宽各12米,顶部略收,台基由石条砌成,石条以上为砖砌,砖重20斤。砖砌楼体分为上、下两层。
这5座敌楼中,47号台只遗存南侧半个楼体,北半部可能是雷击所毁。48号台顶部女墙和垛口毁损严重,东、西各开一券门,东门匾额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跌落在楼台北侧山坡上,现已无存。西门北侧箭窗毁损严重。49号台、50号台、51号台楼体基本完好。楼台内部为大回廊结构,券门中间有一条东西向的通道,有梯道可上楼顶。走廊南北两侧各有一条东西向走廊,走廊外侧各有4个箭窗。各楼台东西两面各有券门,东侧券门上方嵌石匾阴刻“插字XXX号台”,唯“插字肆拾玖号台”石匾在南旋门上。
荞麦茬长城是以涞源县插箭岭的“插”字为名编号的西段末端。城墙过插字51号台后向西南延伸,过大头山达1777米的狼牙山,主峰南北两侧因山势险峻未筑城墙。
东段(二) 险道要隘狼牙口
狼牙口长城是内长城以繁峙县茨沟营的“茨”字编号的东段起点。
狼牙口位于狼牙山主峰西南端,西距灵丘县大地村4华里,东南距涞源县狼牙口村10华里,是内长城内三关段上一座关口。这一带民间至今仍传说着老令公血溅李陵碑的故事。
狼牙关口为石砌券门,2.5米高、2米宽,关口两侧筑有约8米高的石砌城墙。关门两侧各嵌一方石匾,关门西侧门匾刻“狼牙口”三个大字,东侧门匾刻“狼牙险道”四个大字,匾头题小字“钦差整饬井陉等兵备兼理马政驿传、山西提刑按察司副使乔严”,匾尾属“万历十三年岁次乙酉中秋吉旦立”,现今字迹已难辨。传说修长城的石条、砖和白灰等建筑材料,是人背、驴驮上山的。连当地的山羊也被组织起来为修长城效力,把砖吊在羊角上,一只山羊每次驮两块大青砖。
狼牙口两侧石砌城墙随山势起伏,城墙保存基本完好,长约3华里,残高2至3米,北侧通狼牙山主峰南麓山腰,南侧城墙抵达2号敌楼以南的山顶。
此段长城有两座砖砌空心敌楼。位于关口西北约1华里山岗上的为“茨字壹号台”,楼台主体基本完好,顶部毁损严重,楼体东、西、南三面墙各置4个箭窗,券门北开,门额石匾无存,有块阅边碑滑落到楼台南侧沟底,字迹较清晰,碑体完整。碑文载万历初年,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汪道昆等阅视蓟辽保定边务一行官员的姓名职务。敌楼南侧有段约百米长的城墙延伸到山头。
另一座位于关口南侧约1华里的险峻山峰上,券门东开,门额石匾上刻“茨字贰号台”。2号台楼体顶部垛口不完整,东、西两面各存有一个吐水嘴,楼体南、北、西三面墙各开有4个箭窗。
狼牙隘口地形险要,为古时要道咽喉。关口东西两侧山陡沟深,加之关门两侧有八米多高、六米厚的石砌城墙,封闭性极强,守住关门绝难通过,“狼牙险道”名符其实。
东段(三) 龙须台长城
长城由狼牙口茨字2号台南沿山脊延伸未筑城墙,在龙须台村东南3华里的山岭尽头悬崖处,耸立着一座砖砌空心敌楼。楼台东侧开券门,门额石匾刻“茨字3号台”,字迹清晰可辨。敌楼保存基本完好,但顶部女墙、垛口已不完整。楼台西、北、南三面墙上方各置箭窗4个,东墙券门两侧各置1个箭窗。
敌楼由东北、西南走向的约300米长的石砌城墙连接,残高1至2米。西侧是一条宽约30米的河谷,该敌楼耸立于河谷悬崖之上。该敌楼位于涞源县狼牙口村香炉寺通往灵丘县龙须台村道旁的山岭上。路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修的,但《明长城考实》中未做记载。
东段(四) 东台岭、檀山岭上两座被人遗忘的敌楼遗址
在龙须台长城以西的东台岭和檀山岭上,各有石砌长城和墙体已毁损的砖砌空心敌楼。据长城走向推测,东台岭敌楼应为茨字四号台,檀山岭敌楼应为茨字五号台。迄今有关专著和文章均未有这两段长城和敌楼的记载。
东台岭长城:在龙须台长城以西15华里,海拔1419米的东台岭两个山峰之间,有段长约300米、残高1至2.5米的石砌城墙。砖砌敌楼就建在两峰之间的隘口上。楼体大部塌毁,只遗存11米宽、2米多高的楼台基础。从遗存基础看,楼台西墙开券门,门框上下各置一块长1.6米、宽0.6米、厚0.2米的白色花岗石板,两块石板中间安两扇门,门下由石砌城墙连接。墙体西侧有一高约2.5米、底宽2米的石券门洞,为隘口的南北通道。石券门顶上为石砌城墙(现残存城墙有2米多高),西达山顶。虽然楼体塌毁,但楼台东墙中部还遗存着宽2米左右、残高约10米的一片砖墙,像一位威武的哨兵,巍然挺立在隘口之上。楼体基础的石条尚存,石条上还遗存有20多层砖,楼台周围散落着大量完整的城砖。由此可推断,该敌楼非人为拆毁,可能是雷击等自然原因。这座敌楼的构造和遗存情况都是比较奇特的。
东台岭是旧时的南北要隘,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是一条南北通道,如今早已废弃。据老乡们讲,在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一个排的部队在岭南小山庄大石头驻过一段时间,日军也曾通过东台岭隘口到下关抗日根据地,袭击我雁北地委、专署机关。
檀山岭长城:檀山岭在东台岭南约15华里,岭口为古时的一条东西通道,西通下关,东通大小高石,南达阜平。岭口南、北两侧各有一段石砌长城总长约4华里,城墙现残存1至2米高、宽1米左右。岭口南侧有座砖砌敌楼,南墙开券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楼体东南角自然塌毁,附近村民趁机将楼台上的砖全部拆下来建房用,之后岭东一个村将底部石条拆走盖了戏台,现在只剩一堆3米多高的乱石,还残留着少量碎砖和瓦片,形状像一个大坟丘,先人们千辛万苦修筑的敌楼就这样被毁掉了。从遗存的情况看,与其它敌楼不同的是建筑用材为墙体外部砖包,内砌石块。
南段(一) 铜碌崖长城
长城从檀山岭西南进入阜平县段庄乡七里沟,村南有座砖砌空心敌楼,编号为茨字六号台。然后折向西北铁岭洼进入灵丘县下关乡铜碌崖村南,在两县交界处有段长约1华里的石砌城墙。
铜碌崖村坐落在南北走向的河谷西岸,村东有条路南通往阜平县铁岭洼。距村北1华里的河谷东北、西北两侧山岭上各有一座砖砌空心敌楼(《明长城考实》记载为村南、村北各一座,记载有误)
村东北岭崖上的敌楼,楼体外观完整,顶部垛口无存,东、西墙面有裂缝。南、北两面墙各开4个箭窗,每个箭窗下各有1个了望孔。西墙开2个箭窗,东墙上方开券门,券门北侧开一箭窗(《明长城考实》记载为东、西、北三面墙各开三个箭窗,南墙开一门)。门额石匾于5年前被人拆下用吉普车运走,现下落不明。据村里人介绍石匾阴刻“茨字柒号台”。敌楼东侧有段约400米长的石砌城墙直达东侧山岭(《明长城考实》记载为楼南有城墙向南抵山旁)。
与茨字柒号台相距约1华里的西北侧也有座砖砌空心敌楼耸立在一个山岭上。楼台东、南、北三面墙各开3个箭窗,北墙东侧边有一自上而下的大裂缝。西墙上方开券门,门两侧各开一箭窗。门额上方石匾左侧“号台”二字尚可辨认,右侧因风化脱落严重“茨字”二字已模糊不清,标示编号最关键的字上半部分已看不清字的痕迹,下半部可辩认出两个“J”,推测应为“捌”字(《明长城考实》中记载该敌楼编号也为“柒号”)。该敌楼楼体完整,女墙四角尚存,垛口大部分塌毁,西墙的西北角有条上下贯通的裂缝,宽2至3厘米,有倒塌的危险,急需进行抢修加固。该墙中部的旋门下也有一垂直裂缝。该敌楼东西两侧未筑城墙。
南段(二) 木佛台长城:首次发现的长方形砖砌敌楼
距铜碌崖村西北的木佛台村南约3华里的一个山岭上,新发现了一座砖砌空心敌楼。此前所见的敌楼楼体均为正方形,而这一座却是长方形,墙体下部东西长13.6米,南北宽8.15米,高10.5米。这座敌楼之所以建成长方形,可能是受地形限制。该敌楼所在的山头是从西面高山半腰延伸过来的,山顶平缓,东西长,南北窄。楼体南北两侧较平坦的空地只有两米左右,已无扩宽的余地。
茨字九号台南侧山岭之下的崖壁右侧,凿有长3米、高30厘米、深20厘米的石槽,石槽南侧为一条宽约8米的河谷,河谷南侧为一山岭,岭下有3米多长的石砌城墙。据推测崖壁石槽可能是通往南岸的栈道凿孔。左侧崖壁上阴刻三个人名,分别为“曾友良”、“苏仓”、“崔(或霍)艾”,据推测是三位石匠的留名。
南段(三) 潘铺长城三座砖砌敌楼
长城从木佛台西南过海拔1525米高的铁角山向西进入下关乡潘铺村。在村南(《明长城考实》记载为村北)3华里的一条曲折蜿蜒的山沟里,有3座砖砌空心敌楼,分别坐落在呈三角形的三个山梁上。东侧敌楼为茨字十一号,西侧敌楼为茨字十二号,北侧敌楼为茨字十三号。
十一号台开东门,门额石匾已失,门两侧各1箭窗,西墙3个箭窗,南北墙各4箭窗,楼台顶部塌 。
十二号台南北墙各4箭窗,东墙3箭窗,西墙开券门,门两侧各一箭窗,门额石匾阴刻“茨字拾贰号台”。楼体上层残存高不足3米,顶部全毁。
十三号台楼体较为完整,南北墙各4箭窗,东墙3箭窗,西墙开券门,门额石匾已失,门左侧1箭窗,楼体顶部女墙大部遗存。
三座敌楼上部均为自然损坏,多为雷击所致。现有一方门匾及两通阅边石碑被潘铺村民捡回存放在院内。石匾风化较为严重,但可辨认“茨字拾贰号台”。立于十三号台的阅边碑为万历二年(1574)所立,字迹较清晰。碑文记载阅边人员有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汪道昆、总督蓟辽保定等处军务兼理粮饷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刘应节等。立于十二号台阅边碑为万历四年(1576年)春,汪道昆等阅视蓟辽保定边务时所立,碑面风化严重,除右侧部分文字可辨外,其余已模糊不清。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和游击队曾在敌台内袭击过从阜平过来的日军。十二号台楼内曾存放过八路军军用物资。
南段(四) 牛帮口长城:内长城精品敌楼“四缺一”
长城从潘铺茨字十三号台向西经青羊口南进入阜平县境内,在大地沟至吴王口之间的两条河谷地带,有4座砖砌敌楼,分别是茨字十四号台、十五号台、十六号台、十七号台。长城从吴王口向西北进入灵丘县独峪乡花塔村,再向北至牛帮口村西四台山上。
在牛帮口村西108国道两侧,原有4座砖砌空心敌楼,从南往北编号依次为茨字十八号台、十九号台、二十号台、二十一号台,四座敌楼在南北一条线上,由石砌长城连结,各台相距约200米左右。从目前遗存情况看,这里的砖砌敌楼均为大回廊结构,建筑精美,四面墙及顶部女墙、垛口、吐水嘴均完整,门额石匾皆存,尤其是二十号、二十一号两座敌楼保存最为完好,是内长城原始敌楼的精品遗存,十八号台楼体也保存基本完好。其中十九号台在1968年修建108国道时被拆毁,公路从十九台台址通过。原立于十九号台敌楼内的万历二年(1574)的阅边碑,现存牛帮口村。
十八号台位于108国道南侧、冉庄河由东向南拐弯处的高台上,门开西墙,门额上方石匾刻“茨字拾捌号台”。门南北两则各1箭窗,南、北、东墙各4箭窗,楼台顶板及东墙顶女儿墙损坏。
二十号台位于108国道北侧四台山的南延山脊上,北墙开门,门额上方石匾阴刻“茨字贰拾号台”,券门东西两则各1箭窗,东、西、南各墙4箭窗,每个箭窗下各有1了望孔,楼体及顶部女墙、垛口、吐水嘴完整,四面女墙各有上下对应的6个了望孔。
二十一号台位于四台山顶部,东墙开门(《明长城考实》记载为西墙开门),门额石匾阴刻“茨字贰拾壹号台”,券门南北两侧各1箭窗,箭窗下各1了望孔,南、北、西墙各4箭窗及了望孔,楼体及顶部女墙、垛口、了望孔均完整。
二十号台与二十一号台之间约200米石砌城墙保存基本完好,残高2米左右,宽1.5米左右。二十一号台西侧(《明长城考实》记载为北侧)遗存石砌城墙30余米,再往西北约有城墙1华里。东侧有约2华里长的石砌长城顺山势而东,直至牛帮台山岭尽头。遗存城墙由毛石堆砌,白灰粘缝,宽1米左右,高1至2.5米不等。
此外,据山西省长城资源调查队提供的信息,在繁峙县茨沟营西北的灵丘境内有座敌楼“茨字三十七号”,为已知茨字最大号数的敌台。笔者为此专门到茨沟营探寻,发现茨沟营村西北约1华里的高山顶上确有一座西北角坍塌的敌楼,但茨沟营东距灵丘县界8华里之遥,这座敌楼肯定不在灵丘境内。
牛帮口西通繁峙县神堂堡,南通阜平县吴王口,是灵丘县西南境的军事交通要隘,故在此修筑4座敌楼。
西段(一) 北柳树至关岭长城
长城从牛帮口茨字二十一号台西北过海拔1831米的镢柄山,进入繁峙县韩庄(茨字二十二号台)。长城在韩庄分南北两线,南线至神堂堡及茨沟营,北线从韩庄东北的三岭,沿繁峙与灵丘两县交界的山脊向北延伸,经灵丘县白崖台乡长城铺村西的北柳树、大阳坡西侧界山,再向西北至海拔1736.9米的关岭。
这段长城长约15华里,位于灵丘县与繁峙县的界山之上,除陡峭的山岭地段未筑城墙外,在较缓的岭口两侧均筑有石砌城墙,间有少量夯土墙。
灵丘县大王沟至北柳树以西与繁峙县三岭至马跑泉以东,三道湾、二道湾、头道湾,约10华里的山脊上,遗存有蜿蜒曲折、时断时续的石砌城墙,残高1至2米,宽1至1.5米。在三道湾与二道湾之间的一个山顶上,遗存一座高大的四方夯土墩台,系敌楼遗址,从楼台四周遗存的砖块分析,原敌楼为外包砖,内夯土。墩台南侧残存石砌城墙约百米,与东侧山岭城墙相连。墩台西侧石砌城墙向西延伸至头道湾。
从头道湾经大阳坡西山至关岭东南侧山岭上,石砌城墙遗存多段,较长的一段约有3华里,但有的严重塌毁。这段长城线上残存两座塌毁严重的夯土墩台,残高2米左右。
大阳坡村西山岭上遗存一座烽火台,残高3米多。
西段(二) 平型关长城:抵御外侵的著名战场
平型关长城地处灵丘西南与繁峙东北的界山关岭上。此段长城基本走向:从关岭向西北延伸过平型关口至东跑池村东南的马鞍梁,长约3华里。
据《繁峙县志》记载,平型关长城战国时期赵国筑,隋代重修,明代在原长城基础上外包砖石,加宽加高。现存城墙的外包砖已不存在。关口南侧城墙多为石砌,西北段遗存城墙多为土筑,城墙遗存一般残高1米左右,少量地段达2米。
平型关关口南侧约10米有座敌楼,外包砖已被拆走,仅存高约3米的夯土墩台。敌楼南侧约200米的山梁上有座烽火台遗迹,仅存不足2米高的土堆。关口西北约200米的山梁上,也有座敌楼,外包砖亦被拆走,与关门南侧敌楼形成拱卫关口之势。
平型关关口,位于关岭西北两座山峰之间的洼梁上。平型关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为内长城上内三关与外三关之间一个重要关隘,通京古道咽喉。《边防考》称“本关为(内长城)东路之门户,东控紫荆,西辖雁门,与团城子堡分管内边百二十里”。宋称瓶形寨,金称瓶形镇,明称平刑岭,清代称平型关。明代平型关口建关楼一座,关口城台上修筑三开间单层楼,关门东侧门额石匾横刻“平刑岭”三个大字。原关楼已毁,现仅残存砖券拱门,门洞高2.5米、宽2米,为上世纪六十年代重修。关楼西侧原筑有一座瓮城,瓮城夯土残墙遗迹尚存。据关沟村老者讲,平型关东侧约1华里的山沟狭窄之处,还曾有过一座小关口,称为“二关”。
明代平型关关楼修筑的具体时间无据可查。关口西南4华里的平型关村,原为驻兵的堡城。《边防考》载:“堡城正德六年(1511)筑,嘉靖二十四年(1545)、万历九年(1582)增修”。嘉靖二十年(1541)开始增设官军戍守。《繁峙县志》载:明设守备、百户各一员,征操马军500名,守御旗军184名。宣府镇曾派兵3000名驻扎平型关堡城,专应援吴王口。清雍正、咸丰年间先后设都司、巡政厅,除军事防御外,还兼理巡缉仓务。在平型关东北的老爷庙院内的重修碑碑文中,有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平型关都司纪碌、咸丰九年(1859)平型关巡政厅张□□等为重修老爷庙施钱的记载。
平型关是著名的战场,自古以来战事颇多。西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汉将樊哙从马邑经平型关攻破灵丘,消灭陈烯叛军。东汉将军张耽、张奂先后经平型关西去征讨匈奴。唐末昭宗天复元年(901),梁将王处直过平型关南下进攻晋阳。北宋庆历、熙宁年间宋辽屡战于瓶形寨。明嘉靖年间蒙古族俺荅部屡攻平刑岭。正德十二年(1517年)俺荅小王子从浑源南下,突破平刑岭进攻代州。民国十六年(1927年)农历10月,奉军进攻山西,在平型关地区与晋军对峙5个月之久。
全国抗战初期的平型关大捷就发生在平型关东侧的灵丘乔沟一线。1937年9月25日为配合正面守军坚守平型关,八路军第115师主力伏击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后续部队及辎重车队,一举歼灭敌人千余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使日军在侵华战场上遭到首次惨败,取得了八路军出师抗日的首战大捷。10月15日,徐海东指挥687团收复平型关,受到毛泽东的称赞,并载入《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平型关这一千年古隘,成为不畏强敌、无坚不摧的伟大民族精神的象征。参加平型关大捷的杨德志将军在回忆录中,深情地称赞平型关是英雄的关,是难忘的关,平型关已载入光荣的中国人民革命的史册!当年指挥独立团驿马岭阻击战的杨成武将军,在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时,欣然挥毫题词:平型关壮我民族魂!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平型关战役遗址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平型关长城在遗址保护范围之内。
西段(三) 东跑池长城:一座被遗忘的长城建筑博物馆
灵丘内长城的最西段,是白崖台乡东跑池长城。东起平型关北侧的马鞍梁,西北至上铺西村与繁峙县团城口以东的界山,长约18华里。
在这段长城上遗存着丰富的长城建筑:基本连贯的城墙和密集的敌楼、墩台、烽火台,还有瓮城及敌楼底部的地窑等。建筑物的密集程度在山西内长城线上较为罕见,简直是一座长城建筑的博物馆。然而这段长城却长期被人们遗忘了。考察长城的专家们大多没有到东跑池一带进行过祥细考察。有关明代内长城的专著和文章中,都没有东跑池这一段长城的真实记载。
据东跑池村吕宝老人介绍,东跑池南山一段的敌楼、墩台和烽火台原来都是外包砖的,平缓地带的夯土城墙也包砖。上世纪六十年代被附近的村民全部拆走盖房了,现今各建筑物下面还残留许多碎砖块。
长城从平型关北侧向西北延伸,经过马鞍梁拐向西南至小南洼东侧山岭。城墙为石砌,有敌楼遗址4座,烽火台1座,但这些建筑物毁损严重,多存2至3米高的土墩,没有一座完整遗存。
马鞍梁西侧仍为较险峻的山岭,中间有一山凹隘口称为小南洼,隘口中间有块兰色长条石块,上刻“东跑池南界”,为民国初年所立。隘口两侧长城城墙断断续续,残高1米左右。遗存敌楼5座,墩台2座。敌楼毁损严重,有2座下部还残存2米多高的包砖,有一座墩台外部为石砌,台基遗存一堆条形石块。
往西是刘立沟长城,有5座敌楼、2座墩台、2座烽火台。敌楼遗存的黄土墩高大浑厚,残高11米多,底宽16米。这段山地属黄土丘陵区,地势较为平缓,是东跑池长城建筑物最密集的地段。
再往西是一柱香炉长城,因在一个山包上有座10米多高的烽火台,酷似一柱插在香炉里。当地人称这个地方为“一柱香炉”。烽火台东侧有3座敌楼、2座墩台、3座烽火台。其中两座敌楼北侧各有1座相呼应的墩台。
长城拐向西北的西长岭半山腰,遗存夯土城墙高约3至4米,长约2华里多,这段长城上有9座敌楼、1座墩台,其中有7座位于城墙拐角处。西长鞍岭北侧山高坡陡。
东跑池西北的杏洼梁位于南北两座山峰之间,隘口西通繁峙县西跑池、涧头至大营。隘口由南北两侧的城墙相连。南北两侧各有2座敌楼,1座烽火台,土筑城墙保存较好,墙高3米多。北侧有2座敌楼,北端的敌楼比一般的高大,底宽16米,残高10米多。石砌城墙继续向北延伸,直到山顶。与隘口相邻的敌楼底部有地窑1座,敌楼西北角有一处瓮城遗址。
东跑池长城是古代平型关军事防御的重点工程,与这里所处地形有关。东南侧的平型关东侧山陡沟深,地势险要,从东面进关只能走羊肠小道,车辆不能过关。而关口西北侧的东跑池,南部山地较缓,且有一柱香炉、刘立沟、小南洼等山岭豁口,从东跑池由北向南较易进入繁峙县,所以这段长城上各豁口处都修筑了密集的敌楼和墩台。尤其是东跑池西北的杏洼梁,更是一个重要的隘口。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前,阎锡山在这里修了一条灵丘经乔沟通繁峙县大营的公路。
1937年9月22日至30日的平型关会战,中国军队曾依托平型关、东跑池长城一线的防御工事奋勇抵抗日本侵略军的进犯,主战场就在东跑池长城各隘口上,重点在杏洼梁。中国守军在平型关关内及杏洼梁隘口西侧一线防守,日本侵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主力则在平型关外的关沟、东跑池一线集结,向平型关守军发动进攻。旅团长三浦敏事的司令部和野战医院设在东跑池村,临时仓库设在辛庄。
长城沿杏洼梁北侧的老毛圪塔(1767米)向北延伸,至上铺西村西5华里的山岭上遗存长约1华里的石砌城墙,残高1米多。长城再往北出灵丘境。
长城是我国古代宏伟浩大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中华民族伟大力量的象征。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长城已成为无比壮观、内涵丰富的历史文物。宣传长城、保护长城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灵丘内长城的长度居山西10县之首,修筑在峻岭河谷之上且遗存完好的砖砌空心敌楼遗存数量最多,为研究明代长城历史文化、地域文化和发展旅游,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源。
(笔者高凤山为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会理事,灵丘县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灵丘县三晋文化研究会会长)


本贴最后一次由平型关修改于2009-08-05 10:48:07
返回首页
:: 长城小站 www.thegreatwall.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