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抗战军事摄影家雷烨
穷诗书 于2005-01-04 16:17:48发表于长城小站能够称为抗战军事摄影家的人,大概只有沙飞和雷烨了。在当时,还有其他一些比较著名的人才,比如吴印咸、石少华、罗光达、徐肖冰、高帆等,军内对他们的评价是抗战军事摄影骨干。(尽管后来这些人有极高威望)我们最近正在寻找雷烨抗战老照片的拍摄地点,因此极有必要将雷烨向大家予以介绍。
雷烨,原名项俊文(1914-1943),浙江金华人。
1938年春,雷烨通过组织由武汉到达延安,进入抗大学习。1938年12月,八路军总政治部选派他为前线记者团第一小组组长,带领一组5人冲破敌封锁线,抵达晋察冀根据地。1939年8月,雷烨被分配到冀东军分区工作,1941年担任冀东军分区宣传科长、组织科长。
在冀东军分区工作期间,雷烨拍摄了大量优秀的战地照片和诗歌、通讯。如《潘家峪大屠杀》、《驰骋滦河、挺进热南》、《熊熊篝火》、《冀东人民》、《战斗在喜峰口》、《山岗晚炊》、《塞外宿营》、《进行在祖国边城》等。
1942年底,雷烨作为晋察冀边区第一届参议会参议员到北河平山边区政府所在地参加会议。
时任《晋察冀画报社》社长的沙飞与雷烨见面,看到雷烨拍摄的照片后兴奋异常,于是,雷烨把三年多的摄影作品交给晋察冀画报社使用、保存。
1943后4月20日,雷烨正在建平县(今平山县)曹家庄写照片说明,突遭日寇围击,因地势不熟,转迁间与敌遭遇,在短兵格斗中身负重伤,沉着地砸碎相机、钢笔,用最后一颗子弹壮烈殉国,年仅29岁。
殉国后,新华社发表了《冀东军区组织科长雷烨同志抗敌殉国》、《雷烨同志小传》。《晋察冀画报》出纪念专刊,登遗作51幅。还有许多领导发表了纪念文章。
今年是抗战胜利六十周年,在这样的时刻,我们提及雷烨,目的就是要重新唤起我们尘封的记忆,唤起我们对雷烨等抗战英雄的怀念,唤起我们对日本侵华战争的愤慨和对自己历史的了解。
慷慨赴死、舍生取义。中华民族就是由无数雷烨造就的。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返回首页